50余张图纸、100余次实验这个年轻团队设计的智能护理床造福卧床老人

来源:小9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02 20:12:34

  4年前,奶奶病重卧床不起,看着个子矮小的父亲费力地为奶奶翻身,建桥学院的邓恩黎萌发了一个念头——发明一款集翻身、大小便辅助清理、生命体辅助监测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自动化辅助护理床。邓恩黎希望这个护理床能成为护理人员的AI助理。

  50余张图纸、100余次实验,这几年里,邓恩黎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努力,让这款图纸上的护理床成为现实,造福了一个又一个家有老人的家庭。

  “目前,我们最新一款迭代机已经能实现完全自助,即便没有护工或者家人的帮助,老人或者骨折的病人也能借助护理床预防久卧带来的风险。”该项目的产品经理、建桥学院大三学生罗胜聪介绍说。

  2019年,彼时还在建桥学院就读大三的邓恩黎的奶奶病重,父亲的个子就1米6多一点,当时家里的几位长辈天天要为奶奶翻身。奶奶临终前一段时间,他不由得感慨,如果有一张护理床能自动为老人翻身就好了。

  在做毕设时,他绘制了心目中的护理床的电子手稿,和同学们一起研发了多功能自动化辅助护理床。“当时市面上没那么完善的产品,有的是手摇式的,有的采取护理辅具,不能很好地实现翻身、归位。真的很遗憾,产品最终落地了,但我奶奶去世了没用上。”邓恩黎和记者说,家家户户都有老人,他希望有了这款产品后,子女照顾父母时不那么累。

  邓恩黎学的是机电专业,父亲是做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一开始,我感觉自己做这项发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真的着手做才发现,从传统机械到医疗器械属于跨行业创业,护理床涉及到人的照护,需要细致的调研和临床试验。”

  300份问卷、12次深度访谈……在深入医院和养老机构调研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原型机开发成功,样机也很快制造出来,经过200人次试用和意见反馈,这款产品于今年实现商业化运作,并建设了300平米的展示中心。

  让邓恩黎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对子女家有一双居家卧床的老人。有段时间,小组成员收到了这对子女的感谢信,称老人走之前都没有得褥疮,两人还给了很多建议。

  2021年邓恩黎毕业后,这项由建桥学院孵化的项目最终成为校企合作的项目,由该校学生接力提供支持。上海建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立华和记者说,这款产品当时参加了为老主题的机械创新大赛并获奖,从一个金点子,到实验室原型机,再到实践落地。“大学生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对我们来说,针对公司的痛点,为企业建立了销售经营渠道、梳理管理流程。反过来,这一创业项目又可以对教学有反哺作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能力。”

  据悉,由杨浦区人社局、杨浦区科委、杨浦团区委、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等联合举办的“2022延吉·新思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日前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落幕。其中,久卧无忧项目(多功能自动化辅助护理床)获得了创意组冠军。

  “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压疮、足下垂足外翻和坠积性肺炎是三大困扰卧床病人的并发症,这类病患主要存在三大护理需求,分别是拍背、翻身、脚部按摩。”罗胜聪介绍说,在研发时,小组成员不断去调试护理床的各个参数,老人的组织器官比较脆弱,机械毕竟和人手不同,要做到精细化设计。“我们做过调研,原先一个护工最多护理三个人。有了护理床就可以同时护理六七个病人,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强度。我们最新的迭代机能做到人机交互,子女哪怕不在身边老人也能DIY自助操作。工作人员还能和老人远程视频。”

  据悉,此次大赛聚焦超大型城市治理的热点、难点,努力探索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共收到来自全国11个省份、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8个项目团队的参赛项目,经过多轮激烈的赛事角逐,最终从20个进入决赛的项目中产生了一、二、三等奖。

  为了逐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延吉新村街道发挥属地职责,充分挖掘辖区资源,本着“资源共享、事业共创、家园共建”搭建街区、校区、园区创新创业平台,成立了“水丰汇创新创业联盟”。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顾凯;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秦恒等4位嘉宾上台共同开启“水丰汇创新创业联盟”魔方。

  为了支持和服务更多的优秀项目团队创新创业,选树青年创业典型,激励青年以创业带动就业,“延吉杯”大赛组委会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就支持优秀项目创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合作内容有:只要符合“天使基金”申请条件,在申请基金会创业资金支持、免费创业培训等服务时,均可享受免予复审待遇。